登圭峰旧隐寄荐福栖白上人

登圭峰旧隐寄荐福栖白上人朗读

返照塔轮边,残霖滴几悬。
夜寒吟病甚,秋健讲声圆。
粟穗干灯焰,苔根浊水泉。
西峰埋藓石,秋月即师禅。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粟穗水泉
相关诗文:

登圭峰旧隐寄荐福栖白上人译文及注释

《登圭峰旧隐寄荐福栖白上人》是唐代李洞所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写了自己登上圭峰的经历和感受。

诗中首先提到了返照塔的影子映在塔轮上,残霖滴下来,形成了几个悬挂的水滴。这让人感到朦胧的景象。接着,诗人还提到了夜晚的寒冷,他在冷寒的夜晚里吟唱,表现出一种病痛的状态。

然后,诗人描述了秋天健康时讲经的声音,这种声音是清脆而圆润的,使人感到宁静和平和。接着,诗人以粟穗干灯焰、苔根浊水泉等形象来表现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最后,诗人提到了西峰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而秋月就像是一位禅师,寻找灵感。整首诗以峰、月、禅这些意象和形象,表现出诗人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意:这首诗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登上圭峰的一系列经历和感受。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心灵境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禅修的追求。

中文译文:
返照塔轮边,残霖滴几悬。
夜寒吟病甚,秋健讲声圆。
粟穗干灯焰,苔根浊水泉。
西峰埋藓石,秋月即师禅。

赏析:这首诗运用了描写自然景观和感受的手法,以及具有寓意的意象和象征。在描写圭峰的时候,诗人用“返照塔轮边,残霖滴几悬”来形容夕阳的光辉和水滴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景色的美丽和朦胧之感。

诗人在描写夜晚的时候,以“夜寒吟病甚,秋健讲声圆”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状况。再通过描绘粟穗干灯焰、苔根浊水泉等景象,表现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面,以及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最后,诗人更以西峰埋藓石,秋月即师禅的形象来表现自己对灵感和修行的追寻,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示了唐代士人追求禅修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唐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登圭峰旧隐寄荐福栖白上人读音参考

dēng guī fēng jiù yǐn jì jiàn fú qī bái shàng rén
登圭峰旧隐寄荐福栖白上人

fǎn zhào tǎ lún biān, cán lín dī jǐ xuán.
返照塔轮边,残霖滴几悬。
yè hán yín bìng shén, qiū jiàn jiǎng shēng yuán.
夜寒吟病甚,秋健讲声圆。
sù suì gàn dēng yàn, tái gēn zhuó shuǐ quán.
粟穗干灯焰,苔根浊水泉。
xī fēng mái xiǎn shí, qiū yuè jí shī chán.
西峰埋藓石,秋月即师禅。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李洞诗文推荐

桂枝博得凤栖枝,欢觐家僮舞翠微。僧向瀑泉声里贺,鸟穿仙掌指间飞。休停砚笔吟荒庙,永别灯笼赴锁闱。骚雅近来颓丧甚,送君傍觉有光辉。

晚亚古城门,凭高黯客魂。塞侵秦旧国,河浸汉荒村。客路飏书烬,人家带水痕。猎频虚冢穴,耕苦露松根。墙外峰粘汉,冰中日晃原。断碑移作砌,广第灌成园。北马疑...

待车登叠嶂,经乱集鴒原。省坏兰终洁,台寒柏有根。县清江入峡,楼静雪连村。莫隐匡山社,机云受晋恩。

小槛明高雪,幽人斗智棋。日斜抛作劫,月午蹙成迟。倚杖湘僧算,翘松野鹤窥。侧楸敲醒睡,片石夹吟诗。雨点奁中渍,灯花局上吹。秋涛寒竹寺,此兴谢公知。

嘉陵雨色青,澹别酌参苓。到蜀高诸岳,窥天合四溟。书来应隔雪,梦觉已无星。若遇多吟友,何妨勘竺经。

南归来取别,穷巷坐青苔。一盏薄醨酒,数枝零落梅。潮生楚驿闭,星在越楼开。明日望君处,前临风月台。

关内平田窄,东西截杳冥。雨侵诸县黑,云破九门青。暂看犹无暇,长栖信有灵。古苔秋渍斗,积雾夜昏萤。怒恐撞天漏,深疑隐地形。盘根连北岳,转影落南溟。穷穴何...

几年乘兴住南吴,狂醉兰舟夜落湖。别后鹤毛描转细,近来牛角饮还粗。同餐夏果山何处,共钓秋涛石在无。关下相逢怪予老,篇章役思绕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