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出洞仙观

早出洞仙观朗读

露浓如水洒苍苔,洞口烟萝密不开。
残月色低当户后,晓钟声迥隔山来。
春生药圃芝犹短,夜醮斋坛鹤未回。
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喜悦
相关诗文:

早出洞仙观译文及注释

《早出洞仙观》是唐代赵嘏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清晨离开洞仙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间繁华的疏离和对修行归宿的深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露水浓厚如水滴在蔓藤上,
洞穴口密布草烟闭合。
月光残缺低于户后,
清晨的钟声从山外传来。
春天的药圃里灵芝尚短小,
夜晚坛上的鹤尚未归来。
我心中忧愁,孤独地寻找归程,
而人间却充满了尘埃。

这首诗词诗意深远,言简意赅。通过描绘洞仙观景物的细节,诗人将自然景观和人间生活相对照,表达了对人间尘俗的疏离和对修行归宿的追求。墙上的苔藓上洒满了厚重的露水,洞口被密密的草烟封闭,象征着洞穴中的洁净和纯净。残缺不完整的月亮低垂在房屋后方,清晨的钟声远远地从山那边传来,强调了作者与人世间的距离和疏离感。描写夜晚斋坛中的鹤尚未归来,意味着修行者尚未归于自己的真我,而是在人间彷徨。最后两句"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则是对人间繁华喧嚣的诘问与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疲倦和对修行道路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写景抒怀的手法,通过自然景物和人间生活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清净和修行的向往。诗中的洞仙观成为了作者的避世之所,同时也象征着修行者追求超离尘世求得自我的境地。诗词中不仅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描绘,还以对比的手法凸显了作者的内心思绪。这种思绪的表达增加了诗词的内涵和深度,使诗人的追求和思考得以表达。

早出洞仙观读音参考

zǎo chū dòng xiān guān
早出洞仙观

lù nóng rú shuǐ sǎ cāng tái, dòng kǒu yān luó mì bù kāi.
露浓如水洒苍苔,洞口烟萝密不开。
cán yuè sè dī dàng hù hòu,
残月色低当户后,
xiǎo zhōng shēng jiǒng gé shān lái.
晓钟声迥隔山来。
chūn shēng yào pǔ zhī yóu duǎn, yè jiào zhāi tán hè wèi huí.
春生药圃芝犹短,夜醮斋坛鹤未回。
chóu shì dú xún guī lù qù, rén jiān bù bù shì chén āi.
愁是独寻归路去,人间步步是尘埃。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赵嘏诗文推荐

门外烟横载酒船,谢公携客醉华筵。寻花偶坐将军树,饮酒方重刺史天。几曲艳歌春色里,数行高鸟暮云边。分明听得舆人语,愿及行春更一年。

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响遏行云横碧落,清和冷月到帘栊。兴来三弄有桓子,赋就一篇怀马融。曲罢不知人在否,馀音嘹亮尚飘空。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童稚苦相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楚国湘江两渺弥,暖川晴雁背帆飞。人间离别尽堪哭,何况不知何日归。

双溪楼影向云横,歌转高台晚更清。独自下楼骑瘦马,摇鞭重入乱蝉声。

家在青山近玉京,白云红树满归程。相逢一宿最高寺,半夜翠微泉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