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杨汝士尚书喜人移居

酬杨汝士尚书喜人移居朗读

未得沧江外,衰残读药书。
圣朝优上秩,仁里许闲居。
树对枝相接,泉同井不疏。
酬章深自鄙,欲寄复踌躇。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酬杨汝士尚书喜人移居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是姚合所作,题为《酬杨汝士尚书喜人移居》。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未得沧江外,衰残读药书。
圣朝优上秩,仁里许闲居。
树对枝相接,泉同井不疏。
酬章深自鄙,欲寄复踌躇。

诗意:
这首诗是姚合以酬谢杨汝士尚书喜迁新居为题所写。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现世的困苦和追求内心平静与宁静的心情。

赏析:
首句"未得沧江外,衰残读药书"表达了诗人无法远离尘嚣、追求高远境界的愿望。"沧江"指的是辽阔的大江大海,诗人希望超越尘世的限制,追求更高层次的修养。"衰残读药书"暗示了诗人身体的衰老和朴素的生活方式,他在苦读养生之道的同时,也希望能够超越尘世的束缚。

接下来的两句"圣朝优上秩,仁里许闲居"表达了诗人对于圣明朝廷的向往和对于仁厚社会的渴望。他希望能在朝廷中得到优厚的地位,同时又能够在安宁善良的社区中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这是一种对于社会和谐与个人幸福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树对枝相接,泉同井不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社区纽带的重视。"树对枝相接"形象地描绘了人们互相扶持、相互依存的情感联系,而"泉同井不疏"则强调了社区内部的团结和互助精神。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社会和友爱关系的期盼。

最后两句"酬章深自鄙,欲寄复踌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作品深感自愧,他犹豫是否寄给杨汝士。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我怀疑和对自己才华的谦虚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高尚境界、和谐社会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自省和谦卑之情。

酬杨汝士尚书喜人移居读音参考

chóu yáng rǔ shì shàng shū xǐ rén yí jū
酬杨汝士尚书喜人移居

wèi dé cāng jiāng wài, shuāi cán dú yào shū.
未得沧江外,衰残读药书。
shèng cháo yōu shàng zhì, rén lǐ xǔ xián jū.
圣朝优上秩,仁里许闲居。
shù duì zhī xiāng jiē, quán tóng jǐng bù shū.
树对枝相接,泉同井不疏。
chóu zhāng shēn zì bǐ, yù jì fù chóu chú.
酬章深自鄙,欲寄复踌躇。

姚合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姚合诗文推荐

上国千余里,逢春且胜游。暂闻新鸟戏,似解旅人愁。野色吞山尽,江烟衬水流。村醪须一醉,无恨滞行舟。

策杖度溪桥,云深步数劳。青猿吟岭际,白鹤坐松梢。天外浮烟远,山根野水交。自缘名利系,好此结蓬茆。

凶神扇其矢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风击水凹波扑凸,雨漴山口地嵌坑。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

将军作镇古汧洲,水腻山春节气柔。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天府鹿鸣客,幽山秋未归。我知方甚爱,众说以为非。隔屋闻泉细,和云见鹤微。新诗此处得,清峭比应稀。

寂寞荒原下,南山只隔篱。家贫唯我并,诗好复谁知。草色无穷处,虫声少尽时。朝昏鼓不到,闲卧益相宜。

千官晓立炉烟里,立近丹墀是起居。彩笔专书皇帝语,书成几卷太平书。

洛下攻诗客,相逢只是吟。夜觞欢稍静,寒屋坐多深。乌府偶为吏,沧江长在心。忆君难就寝,烛灭复星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