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侍御池亭

题王侍御池亭朗读

朱门深锁春池满,岸落蔷薇水浸莎。
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蔷薇主人
相关诗文:

题王侍御池亭译文及注释

题王侍御池亭

朱门深锁春池满,
岸落蔷薇水浸莎。
毕竟林塘谁是主,
主人来少客来多。

译文:

红墙深闭,春水充满池塘。
池塘岸边蔷薇凋谢,水淹覆苔藓。
彻底说来,林中池塘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主人到来的次数少,客人却络绎不绝。

诗意:

《题王侍御池亭》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通过描绘一个深闭的红墙和满溢的春水,以及在此环境中主人和客人的来往,表达了主人的寂寞与客人的繁忙之间的对比。诗中所展现的景象,既有一种静谧、安宁的感觉,又有一种热闹、喧嚣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题王侍御池亭》这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首先,诗中的红墙深锁和春水充满,为读者展示了一幅宁静、闭门思过的画面。红墙深闭暗示了主人高墙深院的居住环境,而池塘中满溢的春水,则更加凸显了主人与尘世的隔离。其次,诗中描绘的蔷薇凋谢和水淹覆苔藓,则暗示了主人生活空虚、寂寥的心境。蔷薇凋谢,象征着主人所拥有的美好事物正在消逝,而水淹覆苔藓,则暗示了主人的生活已经陷入了混沌的状态,缺乏秩序和活力。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作者突出了主人和客人之间的对比。作者认为,尽管主人拥有一片宁静的环境,但是主人很少到访,而客人却络绎不绝。这种客人的繁忙,与主人的寂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主人的孤独和与外界的隔绝。整首诗以一种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主题,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深沉、思索的画面。这首诗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身孤独经历的抒发,以及对世间繁忙与冷漠的反思。

题王侍御池亭读音参考

tí wáng shì yù chí tíng
题王侍御池亭

zhū mén shēn suǒ chūn chí mǎn, àn luò qiáng wēi shuǐ jìn shā.
朱门深锁春池满,岸落蔷薇水浸莎。
bì jìng lín táng shuí shì zhǔ, zhǔ rén lái shǎo kè lái duō.
毕竟林塘谁是主,主人来少客来多。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诗文推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能不忆江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