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瑞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

酬瑞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朗读

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
湘妃旧竹痕犹浅,从此因君染更深。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地名写景
诗文主题:沾襟湘妃竹痕
相关诗文:

酬瑞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译文及注释

《酬瑞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停船泊岸时的心情和湘川的美景。

夜晚停船泊岸之际,作者追随客人而来到湘川。明亮的月光下,听到了遥远的猿声,心中感同身受,让作者心情沉重。感受到了这片湖水、山林和动物们所散发出的忧伤。

诗中提到了湘妃的故事,她为了自己的爱情而牺牲,最终化作竹子。这里的"竹痕"指的是湘妃化身的竹子所留下的痕迹。尽管时间过去了很久,但这些痕迹仍然清晰可见。然而,作者指出自己因为与君相遇,使得他对湘妃的故事产生更深的感慨和共鸣。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大致如下:

夜晚停船在湘川上,
追随友人而来逐客心。
明亮月光下,悲呼猿苦,
心中衣襟沾上啜泣的鲜血。
湘妃之前的竹子痕迹,还不太深,
而因为与君相识,却染深了心情。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湘川景色和湘妃故事的感慨。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作者传达了自己的心绪和对这片地方的思考。诗人通过湘妃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爱情和牺牲的理解。尽管湘妃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作者的心情依然被那段历史所触动,更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和湘妃之间的共鸣。这首诗情感丰富,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酬瑞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读音参考

chóu ruì zhōu wú dài fū yè pō xiāng chuān jiàn jì yī jué
酬瑞州吴大夫夜泊湘川见寄一绝

yè pō xiāng chuān zhú kè xīn, yuè míng yuán kǔ xuè zhān jīn.
夜泊湘川逐客心,月明猿苦血沾襟。
xiāng fēi jiù zhú hén yóu qiǎn, cóng cǐ yīn jūn rǎn gēng shēn.
湘妃旧竹痕犹浅,从此因君染更深。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诗文推荐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鹦鹉洲头浪□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