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十咏·云英潭

海阳十咏·云英潭朗读

芳幄覆云屏,石奁开碧镜。
支流日飞洒,深处自疑莹。
潜去不见迹,清音常满听。
有时病朝酲,来此心神醒。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海阳十咏·云英潭译文及注释

《海阳十咏·云英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述了云英潭的景色和它给人带来的感受。

诗句中的“芳幄覆云屏,石奁开碧镜”描绘了云英潭的景色。这里的“芳幄”指的是茂密的树林,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绿色天幕。潭水碧绿如镜,清澈透明,犹如一面开启的碧玉镜子。

接下来的“支流日飞洒,深处自疑莹”表达了潭水从山中的支流中流出,水流飞溅,形成了美丽的景象。潭水深处的石头清晰可见,宛如水晶一般,让人感到神秘而迷人。

接着诗人写道“潜去不见迹,清音常满听”,意思是潜入水中,感受不到潭水的痕迹,但是清澈悦耳的水声却细细传来。

最后两句 “有时病朝酲,来此心神醒”,表达了诗人在身体不适时,来到云英潭可以使他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恢复。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云英潭的景色和给人带来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云英潭是诗人思考和治愈的场所,给他带来平静和启迪。

中文译文如下:

茂密的树林遮蔽了云屏,
潭水像碧玉镜子闪烁。
流水从山里飞溅而出,
深处的石头光彩犹如水晶。
当潜入潭水中看不见印迹,
但清澈的水声时刻传来。
有时候,疾病困扰清晨,
来到这里可以唤醒心灵。

整首诗词以咏景的形式,将云英潭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借景抒发情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云英潭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云英潭治愈和启迪作用的认同。这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治愈的渴求,使诗人与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引发人们对美的思考和对内心的反思。

海阳十咏·云英潭读音参考

hǎi yáng shí yǒng yún yīng tán
海阳十咏·云英潭

fāng wò fù yún píng, shí lián kāi bì jìng.
芳幄覆云屏,石奁开碧镜。
zhī liú rì fēi sǎ, shēn chù zì yí yíng.
支流日飞洒,深处自疑莹。
qián qù bú jiàn jī, qīng yīn cháng mǎn tīng.
潜去不见迹,清音常满听。
yǒu shí bìng cháo chéng, lái cǐ xīn shén xǐng.
有时病朝酲,来此心神醒。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诗文推荐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鹦鹉洲头浪□沙,青楼春望日将斜。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