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送韩绅卿》
朝代:唐代
作者:李端
春雨昨开花,
秋霜忽沾草。
荣枯催日夕,
去住皆须老。
君望汉家原,
高坟渐成道。
中文译文:
昨天的春雨使花朵绽放,
秋霜突然覆盖了青草。
光阴的流转催促着白天和黑夜的更替,
去留的事物都将会逐渐变老。
君子眺望着汉家的陵墓,
高大的坟冢逐渐成为一条通往墓地的道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诗中运用了春雨和秋霜作为象征,春雨代表着生机与希望,而秋霜则象征着衰老和凋零。作者通过描述昨天的春雨开花和今天的秋霜覆盖青草的情景,暗示了生命的瞬息万变和不可预测性。
诗的下半部分表达了对光阴流转和生命逝去的思考。荣枯催促着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以及物事的兴衰变迁,无论是人还是事物,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老去的过程。
最后两句以君子眺望汉家陵墓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思考。汉家原指的是汉朝的陵墓,高坟逐渐成为一条通往墓地的道路,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进。通过这样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逝去的思考,同时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对待生命和历史要有敬畏之心。
整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让人们思考生命的本质以及对待时间的态度。
sòng hán shēn qīng
送韩绅卿
chūn yǔ zuó kāi huā, qiū shuāng hū zhān cǎo.
春雨昨开花,秋霜忽沾草。
róng kū cuī rì xī, qù zhù jiē xū lǎo.
荣枯催日夕,去住皆须老。
jūn wàng hàn jiā yuán, gāo fén jiàn chéng dào.
君望汉家原,高坟渐成道。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谁家女儿临夜妆,红罗帐里有灯光。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贾生十八称才子,空得门前一断肠...
东城攀柳叶,柳叶低著草。少壮莫轻年,轻年有人老。柳发遍川岗,登高堪断肠。雨烟轻漠漠,何树近君乡。赠君折杨柳,颜色岂能久。上客莫沾巾,佳人正回首。新柳送...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人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