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珥渎单老(一作宅)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朗读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今日相过却少年。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毫末比来人间少年
相关诗文: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译文及注释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的一首诗。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时间不息流转、人事易逝的主题。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毫末成围海变田,
单家依旧住溪边。
比来已向人间老,
今日相过却少年。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观,暗示了人事易逝、光阴荏苒的主题。诗人以微小之物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流转和事物的不断变迁。无论是细小的毫末,还是广袤的大海,都经历了变化,而人们的生活却依然保持不变。然而,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单家依旧居住在河边的房子里,仿佛与时间无关。但仔细观察,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了,尽管现在与他人相遇,仍然感觉自己还年轻。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细腻的语言,隐喻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通过描述微小的毫末(毛细长形状的沙土)成为起伏波涛的大海,以及家园周围的田地变化,诗人表达了时间不息流转、事物不断变迁的主题。河边的房子代表着一个固定的居所,来来往往的人们虽然改变了,但这个居所却依然固守原地。然而,诗人却意识到自己已经老去,与人相遇时,感觉自己还年轻,暗示了时间的无情过去,对自己所剩时间的担忧。这首诗通过微妙的比喻,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易逝,以及人们在时间面前的无力和矛盾。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唤起了人们对于光阴易逝的思考,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索。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读音参考

guò ěr dú dān lǎo yī zuò zhái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

háo mò chéng wéi hǎi biàn tián, dān jiā yī jiù zhù xī biān.
毫末成围海变田,单家依旧住溪边。
bǐ lái yǐ xiàng rén jiān lǎo, jīn rì xiāng guò què shào nián.
比来已向人间老,今日相过却少年。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诗文推荐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边[2]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3]一声愁绝。

月出照关山,秋风人未还。清光无远近,乡泪半书间。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移恩向何处,暂妒不容收。夜久丝管绝,月明宫殿秋。空将旧时意,长望凤凰楼。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闺后,寂寞自心知。

前宫路非远,旧苑春将遍。玉户看早梅,雕梁数归燕。身轻逐舞袖,香暖传歌扇。自和秋风词,长侍昭阳殿。谁信后庭人,年年独不见。

秋风里许杏花开,杏树傍边醉客来。共待夜深听一曲,醒人骑马断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