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朗读

端谿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
不同凡石追时好,要与日月争光辉。
韬藏久矣不敢用,惟恐翰墨污染之。
樊子文章有余地,汪汪万顷谁敢窥。
赠君此砚勿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
飞流溅沫满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译文及注释

诗词:《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
作者:张九成
朝代:宋代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
端谿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
不同凡石追时好,要与日月争光辉。

这首诗描述了一块名为端谿石砚的特殊砚台,以及作者对这块砚台的赞美之情。砚台散发出奇特的紫色光芒,在夜晚时甚至散发出美丽的彩虹。这块砚台与普通的石砚不同,具有追逐时代的美好特性,它渴望与日月争夺光辉。

韬藏久矣不敢用,惟恐翰墨污染之。
樊子文章有余地,汪汪万顷谁敢窥。

然而,作者却表示长期以来一直将这块砚台珍藏起来,不敢轻易使用,唯恐用砚之后会沾染上墨汁的污染。因为樊茂实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的文章有极高的水平,可以与汪洋大海相比,所以谁敢窥视这块砚台呢?

赠君此砚勿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
飞流溅沫满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

最后,作者将这块砚台赠送给樊茂实,并希望他不要轻易抛弃它。这块砚台可以在经史之中发挥出它神奇的作用。它的墨迹会像飞流溅沫一样遍布天下,使得每一滴咳唾都变成珍贵的珠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端谿石砚的珍视和赞美之情。砚台被赋予了超越寻常的特性,象征着文学艺术的力量和价值。作者通过对砚台的描述,展示了自己对文化传承和才华的推崇,并以此向樊茂实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和赠予。整首诗凝练而富有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文化传统的重视。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读音参考

jì duān yàn yǔ fán mào shí yīn zuò shī yǐ yí zhī
寄端砚与樊茂实因作诗以遗之

duān xī shí yàn tiān xià qí, zǐ guāng yè bàn tǔ hóng ní.
端谿石砚天下奇,紫光夜半吐虹霓。
bù tóng fán shí zhuī shí hǎo, yào yǔ rì yuè zhēng guāng huī.
不同凡石追时好,要与日月争光辉。
tāo cáng jiǔ yǐ bù gǎn yòng, wéi kǒng hàn mò wū rǎn zhī.
韬藏久矣不敢用,惟恐翰墨污染之。
fán zi wén zhāng yǒu yú dì, wāng wāng wàn qǐng shuí gǎn kuī.
樊子文章有余地,汪汪万顷谁敢窥。
zèng jūn cǐ yàn wù qīng qì, jīng shǐ miào chù qí fā huī.
赠君此砚勿轻弃,经史妙处其发挥。
fēi liú jiàn mò mǎn tiān xià, yào shǐ hāi tuò jiē zhū jī.
飞流溅沫满天下,要使咳唾皆珠玑。

张九成诗文推荐

须知有慾不为刚,血气乘之反类狂。所以孟轲言直养,要令无助亦无忘。

行道嗟吾已矣夫,仲由从我去乘桴。果然子路闻之喜,好勇如由亦自无。

岂是於回果弗如,只缘闻处尚多疏。右还真个能闻一,安得其他更有余。

文子平生不妄为,仲尼想亦喜闻之。或能再矣斯犹可,何况加之以三思。

须知道体亦常虚,君子安能一器拘。赐也但知瑚琏贵,岂闻天地亦蘧庐。

机缄固尔寓弦歌,不是知音不肯过。夫子闻之方莞尔,未知言偃意如何。

见得分明乃谓如,分明如此尚为疏。莫於见处留形迹,方信心斋万象虚。

於时舍瑟方铿尔,岂意吾师亦喟然。此际风流入不识,只应潇洒得心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