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朗读

浙峰既有飞来者,菱石能无取去人。
来去傥然均一理,欧公何苦把眉颦。

下载这首诗
(0)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译文及注释

诗词:《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中文译文:
浙峰既有飞来者,
菱石能无取去人。
来去傥然均一理,
欧公何苦把眉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曾丰所作,描述了作者在石山上观察飞鸟的景象,以及对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思考。

诗中的"浙峰"指的是浙江地区的山峰,"飞来者"则指飞鸟。诗人观察到在这些山峰上,时常有飞鸟来去,它们在山峰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菱石能无取去人"表达了诗人对这些飞鸟的羡慕之情。菱石是一种贵重的宝石,它象征着财富和物质的诱惑,而飞鸟却无视这些财富,自由自在地飞翔,体现了一种超脱俗世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来去傥然均一理,欧公何苦把眉颦"则表达了诗人对人们追求物质的疑问和思考。诗人认为,飞鸟来去自如,没有因物质而受到束缚,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道理。然而,人们却为了追求财富而忧心忡忡,把眉头紧皱。"欧公"指的是诗人所指的人们,他们为了追求物质而不断劳累,使自己陷入了痛苦之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对人们行为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并对人们过度追求物质财富的困惑和反思。诗中以自然景象与人们的行为进行对比,突显了自然的美好与人们的无奈,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读音参考

yú dé shí shān èr zuò xī nán dào lǐ jiān chǎng suǒ zhī fù hǎi chuán guī sān shān
余得石山二座西南道李监场索之附海船归三山

zhè fēng jì yǒu fēi lái zhě, líng shí néng wú qǔ qù rén.
浙峰既有飞来者,菱石能无取去人。
lái qù tǎng rán jūn yī lǐ, ōu gōng hé kǔ bǎ méi pín.
来去傥然均一理,欧公何苦把眉颦。

曾丰诗文推荐

天相公生,成春收集。充所养兮,粹乎成德。

天相公生,成春收集。挺所钟兮,醇乎成质。

侯星转作使臣星,馹传轺车得按行。天节前驱乡衣出,蒋出摇动大江清。

客星又转作魁星,蚤应文科策汉庭。紫气初来朝北极,长鹍一奋刷南溟。

三春彭兮,和气弸兮。季于孟仲,和之英兮。至英收凝,天相丕乎。公生裕裕,集春之成。

台星久出照寰瀛,懒入端门傍御屏。上扣北辰乞闲散,南归长作老人星。

三春弸兮,中气彭兮。季于孟仲,和之精兮。至精收蒸,天相大明。公生京京,集春之成。

公生京京,其器不盈。公生裕裕,其色不矜。不矜不盈,不与时争。不盈不矜,不与物撄。不撄不争,神观天清。不争不撄,体气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