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三首

梅三首朗读

受命于天已背时,形模骨相岁寒姿。
馨香事业清风觉,枯淡生涯皓月知。
檐下横窗谁领略,溪边照水自娱嬉。
岭南驿使虽相爱,送入京华岂所宜。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梅三首译文及注释

《梅三首》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诗词作品。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三首

受命于天已背时,
形模骨相岁寒姿。
馨香事业清风觉,
枯淡生涯皓月知。

檐下横窗谁领略,
溪边照水自娱嬉。
岭南驿使虽相爱,
送入京华岂所宜。

译文:

在被命运抛弃的时刻,
体态模糊,形骸凋零。
清风嗅到事业的芬芳,
皎洁的月亮了解平淡的生涯。

谁能在屋檐下的横窗体会这一切,
我在溪边照水自得其乐。
虽然我是岭南驿使的挚友,
但送我进入繁华的京都并不适宜。

诗意和赏析:

《梅三首》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被赞美为坚韧不拔、清雅高洁的花朵。诗中的梅花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意义,与作者的处境相呼应。

首联以“受命于天已背时”开头,表达了作者命运逆转的境况。梅花在严寒的环境中依然坚韧地生长,形态虽然凋零,但依然展现出岁寒的姿态。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自身的遭遇,他在逆境中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事业,虽然可能默默无闻,但仍然散发出馥郁的芬芳。

接下来的联句,通过“清风觉”和“皓月知”暗示了梅花的独特价值。清风可以嗅到梅花的馨香,皓月可以洞悉梅花的平凡生涯。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并不需要别人的赞誉和认可,他的价值和魅力不需要展示给众人,而是在宁静中自我感知。

下半部分的两句,通过“檐下横窗谁领略”和“溪边照水自娱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自娱自乐。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到它的价值和美感。作者在檐下的横窗前静静地观察着梅花,而溪水则成为他的伴侣,映照着他的欢乐和自得。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寂寞中寻找自己的快乐,无需他人的理解和陪伴。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名利的疑虑。他提到自己是岭南驿使的好友,但送他进入繁华的京都并不适宜。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繁华世界的拒绝,他认为自己的价值和追求并不在于名利,而是在于宁静和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梅花作为一种坚韧、高洁的花朵,象征着作者在逆境中的坚持和追求。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于自我价值的认知和对于名利之路的疑虑,表达了他追求内心宁静和淡泊的态度。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塑造出一种独特的诗意,引发读者对于生命、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梅三首读音参考

méi sān shǒu
梅三首

shòu mìng yú tiān yǐ bèi shí, xíng mó gǔ xiāng suì hán zī.
受命于天已背时,形模骨相岁寒姿。
xīn xiāng shì yè qīng fēng jué, kū dàn shēng yá hào yuè zhī.
馨香事业清风觉,枯淡生涯皓月知。
yán xià héng chuāng shuí lǐng lüè, xī biān zhào shuǐ zì yú xī.
檐下横窗谁领略,溪边照水自娱嬉。
lǐng nán yì shǐ suī xiāng ài, sòng rù jīng huá qǐ suǒ yí.
岭南驿使虽相爱,送入京华岂所宜。

曾丰诗文推荐

天相公生,成春收集。充所养兮,粹乎成德。

天相公生,成春收集。挺所钟兮,醇乎成质。

侯星转作使臣星,馹传轺车得按行。天节前驱乡衣出,蒋出摇动大江清。

客星又转作魁星,蚤应文科策汉庭。紫气初来朝北极,长鹍一奋刷南溟。

三春彭兮,和气弸兮。季于孟仲,和之英兮。至英收凝,天相丕乎。公生裕裕,集春之成。

台星久出照寰瀛,懒入端门傍御屏。上扣北辰乞闲散,南归长作老人星。

三春弸兮,中气彭兮。季于孟仲,和之精兮。至精收蒸,天相大明。公生京京,集春之成。

公生京京,其器不盈。公生裕裕,其色不矜。不矜不盈,不与时争。不盈不矜,不与物撄。不撄不争,神观天清。不争不撄,体气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