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尚书挽章

吕尚书挽章朗读

载缵世基日,群公扈圣年。
伏蒲凤冈上,持节雁峰边。
外阃风猷远,中台出处全。
履声伤易尽,不得辅中天。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吕尚书挽章译文及注释

《吕尚书挽章》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载缵世基日,
群公扈圣年。
伏蒲凤冈上,
持节雁峰边。
外阃风猷远,
中台出处全。
履声伤易尽,
不得辅中天。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吕尚书的挽歌之情。吕尚书是指吕文端,他在宋真宗赵恒的朝廷中担任要职,负责文案的起草和处理。诗人借吕尚书的名字,表达对他的赞颂和悼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吕尚书在位期间的光辉岁月和辛勤工作,以及过早离世的遗憾之情,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宋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交融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两句“载缵世基日,群公扈圣年”,以典故和古代史书中的记载来凸显吕尚书的卓越才能和功绩,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在朝廷中为国家尽职尽责的敬佩之情。

后两句“伏蒲凤冈上,持节雁峰边”,通过描绘吕尚书担任官职时的工作场景,展示了他的职责和忠诚。蒲凤冈和雁峰都是重要的政务地点,诗人借以象征吕尚书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

接下来的两句“外阃风猷远,中台出处全”,用以形容吕尚书的声望和影响力。他的政绩和才能超越了朝廷的边陲,成为了全国所共知的人物。

最后两句“履声伤易尽,不得辅中天”,表达了对吕尚书过早离世的惋惜和遗憾之情。诗人认为吕尚书的才华和声望将很快消散,而他也未能在更高的位置上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这种表达既表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也抒发了诗人对理想国家和理想官员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吕尚书的赞颂和悼念,表达了对他在朝廷中的卓越才能和贡献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思了现实中官员的职责和使命。通过描绘景物和情感的交融,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吕尚书挽章读音参考

lǚ shàng shū wǎn zhāng
吕尚书挽章

zài zuǎn shì jī rì, qún gōng hù shèng nián.
载缵世基日,群公扈圣年。
fú pú fèng gāng shàng, chí jié yàn fēng biān.
伏蒲凤冈上,持节雁峰边。
wài kǔn fēng yóu yuǎn, zhōng tái chū chù quán.
外阃风猷远,中台出处全。
lǚ shēng shāng yì jǐn, bù dé fǔ zhōng tiān.
履声伤易尽,不得辅中天。

王洋诗文推荐

润入图书麦向辰,如今此腹又孤人。馀风更与留春在,时照红英作醉裀。

廛音解作障耳雾,佳客能开病眼明。一轴收藏比珍贶,不妨掷地亦金声。

富平学满书三箧,辅嗣功成易六爻。闻说短檠书细字,不须灯火入凉郊。

官闲久愧叨祠廪,身幸真堪学种瓜。月给郡仓三斛米,日寻山路一川花。盘空婢去催娆笋,炉暖妻来趁焙茶。阅尽邻僧闲况味,官供粥饭胜僧家。

季管吹灰木落洲,天边初献鹔鹴裘。邦家袭庆因前续,岳渎储精自几秋。秦晋君臣三书接,安危将相百年求。休论辟毂功成后,只恐功名卒未休。

故人客玄都,结茅临子午。慈亲哺童稚,十口共甘苦。门横百琅玕,永日不受暑。浮名博烟霞,掉臂终不许。听我读新诗,小侯趋大府。挥毫散珠玉,风帆转惊渚。北郭郑...

偃仆跳梁太自粗,从渠穷技逞揶揄。会须闻见都忘尽,看打虚空得住无。

声犹在耳鸟关关,过眼庭阴作午班。香篆静中便细看,绿萝新处得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