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师文

和师文朗读

笔端陶谢不枝梧,朝食千龙信手屠。
天与诗人清气骨,家传前辈学工夫。
从渠扰扰一丘貉,看我昂昂千里驹。
已喜朝廷似元何,去依日月上天衢。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师文译文及注释

《和师文》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描述诗人的境遇和心境,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族传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意志力。"笔端陶谢不枝梧,朝食千龙信手屠"这两句中,诗人以陶器和谢安、梧桐树作为象征,表达了自己的文采和才华,将书写和杀龙比喻为信手拈来的事情,展现了他的轻松自如和卓越能力。

接下来的两句"天与诗人清气骨,家传前辈学工夫",强调了诗人与天地间的联系以及家族传统对他学习创作的影响。诗人将自己与天地相连,认为自己有着清新纯粹的气质和坚韧的品格,同时也承袭了家族前辈的学识和技艺。

诗的后半部分"从渠扰扰一丘貉,看我昂昂千里驹",表现了诗人的追求和奋斗精神。诗人将自己比作勇敢的山貉,表示自己在茫茫世界中奋发向前,迎接挑战。"昂昂千里驹"则描绘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意味着他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将超越常人,追求更高的成就。

最后两句"已喜朝廷似元何,去依日月上天衢",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期望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人对朝廷的赞美并不是因为自己对权力的追逐,而是对其治理能力的赞赏。他希望能依靠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攀登文学的巅峰,超越平凡人的境遇。

综合而言,《和师文》描绘了一个诗人对诗歌创作充满热情和追求的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家族传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诗人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充满才华和野心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整首诗意蕴含深远,赏析时能体味到诗人对诗歌创作和人生追求的热情与坚持。

和师文读音参考

hé shī wén
和师文

bǐ duān táo xiè bù zhī wú, cháo shí qiān lóng xìn shǒu tú.
笔端陶谢不枝梧,朝食千龙信手屠。
tiān yǔ shī rén qīng qì gǔ, jiā chuán qián bèi xué gōng fū.
天与诗人清气骨,家传前辈学工夫。
cóng qú rǎo rǎo yī qiū háo, kàn wǒ áng áng qiān lǐ jū.
从渠扰扰一丘貉,看我昂昂千里驹。
yǐ xǐ cháo tíng shì yuán hé, qù yī rì yuè shàng tiān qú.
已喜朝廷似元何,去依日月上天衢。

孙应时诗文推荐

簿书流汗走君房,那得狂奴故意降。努力诸公了台阁,不烦鱼雁到桐江。

小斋随分有琴书,此外萧然一物无。地僻最饶间意味,日长还得睡工夫。四时风月吾心友,千里云山古画图。天赐彩衣如鹤发,箪瓢足矣更何须。

眼明那得许精神,为问凡花隔几尘。雪月故为三益友,乾坤又付一番春。诗情消得吟成瘦,画手终应苦未真。於我心期独何事,小窗清夜绝相亲。

清浊无心陈仲弓,圆机聊救汉诸公。末流不料儿孙误,千古黄初佐命功。

往岁风云接,重霄日月开。奏篇闻叹息,造膝谂图回。延阁初优病,锋车又趣来。恭惟天子圣,殄瘁岂无哀。

柴门三叩略从容,感激聊酬大耳公。常驱牛趁机春雨,人前元不似英雄。

建安社稷看文举,正始风流倚太初。天地一身无处著,诸人休苦恨狂疏。

蟠际函三极,精微破一毫。百川沧海受,五岳众山高。退吒初何有,声名肯自豪。谁人伤日月,用力尔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