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次中双庙感事

和次中双庙感事朗读

天宝黎民困贼庭,杞城睢社势相形。
四公百战期歼虏,数载重围不启扃。
当日捐躯全土境,至今遗貌载丹青。
行人安得侵松槚,樵采从来禁有刑。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和次中双庙感事译文及注释

《和次中双庙感事》是宋代苏颂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宝时期,黎民受到贼寇的困扰,
杞城和睢社的势力相互对比。
四位功臣百战之中期望歼灭敌寇,
数年来一直困守城墙不敢开启城门。
当年他们舍身忘己保全土地,
至今留下的形象被载入画卷中。
行人怎能侵犯这片松柏之地,
樵夫砍伐木材也要遵守禁令。

诗意:
《和次中双庙感事》描绘了宋代时期的战乱和保卫家园的英勇行为。诗中通过描绘杞城和睢社两地的困境与对比,表达了抵御外敌入侵的决心和勇气。四位功臣经历了多次战斗,期望能够歼灭敌人,但却长期被困守城中,为了保护土地舍身忘己。这种英勇的精神和奉献精神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他们的形象被后人铭记。诗的结尾提到行人和樵夫也要遵守禁令,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秩序的呼吁。

赏析:
《和次中双庙感事》通过具体的历史背景,展现了作者对保家卫国、捍卫家园的精神赞美。诗中的四位英勇的功臣代表了宋代时期的忠诚与担当,他们舍弃个人安危,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杞城和睢社的困境对照,突出了四位功臣的英勇事迹。同时,诗中也渗透着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行人与樵夫的形象在对比中起到了烘托作用。

整首诗词感情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壮举的敬佩和对和平安定的渴望。它通过具体的描写和形象的对比,生动展现了宋代时期的历史情景,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英雄事迹的推崇和对社会秩序的重视。这首诗词在揭示历史背景的同时,也具有普世的价值观和情感共鸣,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英雄精神和和平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和次中双庙感事读音参考

hé cì zhōng shuāng miào gǎn shì
和次中双庙感事

tiān bǎo lí mín kùn zéi tíng, qǐ chéng suī shè shì xiāng xíng.
天宝黎民困贼庭,杞城睢社势相形。
sì gōng bǎi zhàn qī jiān lǔ, shù zài chóng wéi bù qǐ jiōng.
四公百战期歼虏,数载重围不启扃。
dāng rì juān qū quán tǔ jìng, zhì jīn yí mào zài dān qīng.
当日捐躯全土境,至今遗貌载丹青。
xíng rén ān dé qīn sōng jiǎ, qiáo cǎi cóng lái jìn yǒu xíng.
行人安得侵松槚,樵采从来禁有刑。

苏颂诗文推荐

君尝龃龉更三已,我亦邅回再下迁。趣舍既同高谊在,升沈虽异素交全。斤从质丧知何用,蕙为芝焚亦自怜。重咏十年情味句,吁嗟生意转翛然。

接武由童冠,论年并巳庚。切磨三友益,终始一交情。少别才经夏,何言遂隔生。空深寝门恸,不见繐帷旌。

帟室深攀慕,仙都去不归。悲凉虚水殿,彷佛见铢衣。难复金龙驾,终开白兽扉。西郊三百里,雨涕万人挥。

越从景佑至元丰,俪极坤仪四纪中。复辟先朝尊启母。助勤熙旦广尧聪。深居高拱收渊默,盛德成功绝比隆,太史方修长信注,续诗应首二南风。

当扆思遗直,推恩厚卹终。衮貂官秩贵,驷马葬仪雄。天老宵躔暗,高阳旧里空。从兹使车问,不似十年中。

具美生名世,熙工职代天。规橅在台阁,风采著藩宣。大议方尊老,清时遽丧贤。无言桃李感,闻者共潸然。

几杖初来宅次睢,孤生从此被深知。翘材馆盛亲师益,绿野堂閒奉燕私,恩纪难忘空陨涕,绪言如昨重铭肌。涣阳松柏无因见,延首东南倍怆悲。

晨夕东朝路,銮舆问寝兴。蟠桃未再熟,羽驾忽西升。逝水还天汉,流光下玉绳。圣心哀罔极,时望永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