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即事

十三日即事朗读

蒿欺菊丛瘦,蔓压橘枝低。
应俗精神减,伤时梦寐迷。
欹眠中夜雁,薄饭午时鸡。
咄咄真堪怪,秋深杜宇啼。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十三日即事译文及注释

《十三日即事》是宋代诗人舒岳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蒿欺菊丛瘦,
蔓压橘枝低。
应俗精神减,
伤时梦寐迷。
欹眠中夜雁,
薄饭午时鸡。
咄咄真堪怪,
秋深杜宇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十三号这一天的所见所感。蒿草挤压着瘦弱的菊花丛,蔓延的枝条压低了橘树。人们的精神因应付世俗而减弱,伤害和困扰不时侵袭着他们的梦境和清醒时刻。在倾斜的睡眠中,夜晚的候鸟呼啸而过,午时的鸡只能品尝到稀薄的饭食。这些现象使得作者感到十分奇怪和痛心,秋天深了,杜宇的啼声也更加凄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触动和感悟。通过对蒿草挤压菊花丛和蔓延枝条压低橘树的描绘,作者以景物隐喻的方式暗示了社会中强者压制弱者的情景。人们因为适应社会而失去了原本的精神力量,受到伤害和困扰,无法摆脱困境。作者借夜晚的候鸟和午时的鸡来衬托人们的苦闷和贫困,强调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最后,秋深时杜宇的啼声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寂寥和哀愁之感。

舒岳祥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冷暖的感悟。他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人们的困境和无奈,寄寓着对社会不公和人生悲欢的深刻思考。整首诗以秋天景物为背景,通过景物的描绘和隐喻的手法,展示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独到观察和内心的感慨。

十三日即事读音参考

shí sān rì jí shì
十三日即事

hāo qī jú cóng shòu, màn yā jú zhī dī.
蒿欺菊丛瘦,蔓压橘枝低。
yīng sú jīng shén jiǎn, shāng shí mèng mèi mí.
应俗精神减,伤时梦寐迷。
yī mián zhōng yè yàn, báo fàn wǔ shí jī.
欹眠中夜雁,薄饭午时鸡。
duō duō zhēn kān guài, qiū shēn dù yǔ tí.
咄咄真堪怪,秋深杜宇啼。

舒岳祥诗文推荐

寻花不问村远近,爱酒能论巷浅深。江上几家官酿户,如今南北忘追寻。

麦熟南风挂衲畦,山禽快活晓来啼。中分草色柴车路,半压藤花石步豀。茅屋数家深避马,竹林三里远闻鸡。荒村得句将谁赠,墙壁还随即事题。

堕马乌支懒画眉,博山宿火翠烟微。绿窗不妇香尘护,暖日青虫化蝶飞。

二月东风始见梅,山童折得数枝来。铜瓶棐几修清供,香鼎中间易卷开。

豀草鸭头相间绿,山榴雉颊一时红。白鸥飞起无寻处,衮入梨花柳絮中。

渔翁一叶舞波澜,不及牛童自在眠。短备数声烟草晚,柴门疏柳小星悬。

清江似酒能迷客,绿酒如江不醉人。似酒似江俱莫问,伤心最是艳阳春。

菜花随麦长,田水入池平。此景寻常有,何人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