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谣

农谣朗读

斗种播良田,可收三十石。
天予人夺之,耕夫每无食。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良田天予无食
相关诗文:

农谣译文及注释

诗词:《农谣》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中文译文】
斗种播良田,可收三十石。
天予人夺之,耕夫每无食。

【诗意和赏析】
《农谣》这首诗词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农民在农田劳作中的苦难和不平等的命运。

诗词的开头写到了斗种播下良田,预计可以收获三十石的粮食。这里的“斗种”指的是播种的一种方式,而“良田”则代表着肥沃的农田。这句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希望和期待,他们种植庄稼,期盼着丰收和富足的生活。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农民面临的现实困境。诗中提到“天予人夺之”,意味着丰收的结果并不总是取决于农民自身的付出。农民们辛勤劳作,却常常受制于天灾或其他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努力化为泡影。这种命运的无常使得“耕夫每无食”,农民们常常陷入无法获得足够食物的困境。

整首诗词通过对农民的劳作和命运的描绘,反映了宋代农民的艰辛和无奈。它呈现了农田劳作的希望和努力,以及农民们面临的不公平和无法掌控的命运。通过这种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描写,诗词传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类命运的深思和思考。

这首诗词简明扼要,直接表达了农民的心声。它以简单却真实的词句道出了农民的辛酸和无奈,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底层农民的贫困和无法摆脱的困境。因此,这首《农谣》不仅是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描绘,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呈现和反思。

农谣读音参考

nóng yáo
农谣

dòu zhǒng bō liáng tián, kě shōu sān shí shí.
斗种播良田,可收三十石。
tiān yǔ rén duó zhī, gēng fū měi wú shí.
天予人夺之,耕夫每无食。

释文珦诗文推荐

采莲惟采花,不敢采莲子。其中有苦意,与妾心相似。

难与时流道,忧心常悄悄。古道贵平易,今人尚机巧。好古而居今,每饭不能饱。来往无嫌猜,唯知爱沙鸟。

老梅何偃蹇,雪时方始花。自守岁寒性,不肯随春华。隐人适然见,称植溪水涯。瘦影无阳艳,清香绝淫邪。閒静如隐人,隐人心所嘉。樵牧无见侵,以贻隐人嗟。

荷叶似侬鬓,荷花似侬妆。夫婿常别离,羞见双鸳鸯。

逝水尚东流,白日易西没。悠悠天地间,二物何飘忽。促迫於生人,绿鬓成华发。昧者不自如,终朝常汩汩。利欲沈厥身,其本已先蹷。孰若缮真性,以自固灵骨。

荡桨入平湖,湖波渺无极。红白芙蓉花,何如妾颜色。

自昔真仙道,恬淡而无为。以之固灵根,远寄或可期。秦皇与汉武,纵欲不知疲。既已长中国,复欲威四夷。其性忍而愎,举非仙者资。天监常昭晰,讵容肆谩欺。不自省...

采莲莫伤根,伤根不成藕。因思藕不成,悔作征人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