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空出示诸公诗卷次元韵

妙空出示诸公诗卷次元韵朗读

已著芭蕉喻此身,木人花鸟岂知春。
他家定自无生灭,此物何尝有故新。
美玉不羞论瓦砾,明珠终解照泥尘。
相逢一笑空归去,无语堪酬彼上人。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妙空出示诸公诗卷次元韵译文及注释

《妙空出示诸公诗卷次元韵》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已著芭蕉喻此身,
木人花鸟岂知春。
他家定自无生灭,
此物何尝有故新。
美玉不羞论瓦砾,
明珠终解照泥尘。
相逢一笑空归去,
无语堪酬彼上人。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诗人借用芭蕉来喻示自己的身体,暗示自己已经老去。而木人、花鸟则象征了世俗中那些不懂得春天的美好的人们。诗人认为他们无法体会到春天的韵味。

接下来的两句:“他家定自无生灭,此物何尝有故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生命的深思。他认为宇宙的存在是永恒的,而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会随着个人的生死而有所变化。因此,他认为人生的经历和体验并非真正新颖,而是宇宙中早已存在的。

之后的两句:“美玉不羞论瓦砾,明珠终解照泥尘。”通过宝玉和尘土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智慧和美的价值的思考。他认为即使是美玉也不会嫌弃瓦砾的存在,明珠也会照亮泥尘。这表明真正的美和智慧是超越了物质和尘世的,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最后两句:“相逢一笑空归去,无语堪酬彼上人。”表达了诗人对一位高人的敬佩和感激。诗人与这位高人相遇时,只能默默地笑对,因为言语已然无法表达他对高人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寓意,表达了对人生、宇宙和智慧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对人生的领悟和对一位高人的崇敬之情。

妙空出示诸公诗卷次元韵读音参考

miào kōng chū shì zhū gōng shī juàn cì yuán yùn
妙空出示诸公诗卷次元韵

yǐ zhe bā jiāo yù cǐ shēn, mù rén huā niǎo qǐ zhī chūn.
已著芭蕉喻此身,木人花鸟岂知春。
tā jiā dìng zì wú shēng miè, cǐ wù hé cháng yǒu gù xīn.
他家定自无生灭,此物何尝有故新。
měi yù bù xiū lùn wǎ lì, míng zhū zhōng jiě zhào ní chén.
美玉不羞论瓦砾,明珠终解照泥尘。
xiāng féng yī xiào kōng guī qù, wú yǔ kān chóu bǐ shàng rén.
相逢一笑空归去,无语堪酬彼上人。

李处权诗文推荐

书文车轨几时同,诸道惟闻羽檄通。岂较北南聊暂寓,若论贤圣且时中。门前杨柳方垂雨,溪上桃花尚舞风。谁见东山谢安石,命宾攜妓兴何穷。

舟子厌牵挽,峻濑凌风湍。烟霏丽初日,水气生早寒。鹾物直六伯,始叹生理难。一月不食肉,凄然对盘餐。

鬓丝殊觉老,泪血更伤春。阅世元如梦,除天总是尘。有心躭传癖,无意媚钱神。坐怪三衢守,书来不到闽。

故国三千里,行藏岂问天。雪峰明的的,水溜响涓涓。指冻无完甲,琴寒有折弦。老僧如木石,性静不须禅。

紫凤天吴在短衣,乱来无日不鸣鼙。情随野鹤云间舞,梦绕城乌月下啼。但得交情如水淡,何须妇馔与眉齐。抱琴载酒明朝去,相送无劳过虎溪。

故家洛阳隅,烟林接云岫。社酒无俗期,柴门有清叩。传闻俱丘墟,凄凉兵火后。只应秋夜月,松竹影如昼。

不遇彭夫子,何因到此间。无穷霜后木,不断雨中山。只恐高僧占,多惭倦鸟还。孤云在寥廓,容望不容攀。

王民坠涂炭,志士怀愤郁。岂无卧龙人,想待三顾出。从容命世豪,肯为庸主屈。英名如白日,千岁常不殁。